首页 / 正文 /
寿州孙氏这次修祠续谱的缘由与经过
2009年10月22日 | user

寿州孙氏这次修祠续谱的缘由与经过

《提纲挈领式的简述》

 

在全国政治稳定,经济迅猛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形势下,经过孙氏族人的共同努力及有关方面的关心、支持,这次我们修祠续谱工作进展得较快、较好。为了及时向族人和友人通报情况,现将我们在修祠续谱之前、进行中、完成后的几个方面问题,作一阐述,仅供参考。

一、为什么现在要修祠续谱

寿州孙氏进行的修祠续谱工作,早已公诸于世,现就为什么今天要修祠续谱,分别简述如下:

(一)修祠

现在实施的复修宗祠工程,是在尽社会责任、实际需要、族人的期盼。

1、尽社会责任。座落在寿县双桥镇孙厂村的孙家祠堂,又称宗祠,它不仅是我们寿州孙氏族人供奉祭祀、纪念先人的一个集聚地、启蒙教育基地 ,而且也是一个受国家政府保护的文物古迹。早在一九九八年寿县人民政府《寿政[1998]115号》文件,就把孙家祠堂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此文中指出,“古民居、古建筑群的所有者、使用者,应负保护、维修及消防安全的义务与责任。”所以现在我们对孙氏宗祠的复修,就是贯彻执行政府文件精神,保护文物古建筑群的一项举措。把宗祠复修好了,既有利于旅游事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更有利于祖国优良传统文化的发扬和孙氏族人凝聚力、团结力的增强。保护文物人人有责,全体孙氏族人责无旁贷,这是我们应尽的社会义务和责任。

2、实际上需要。寿州孙氏宗祠,始建于清康乾年间(待考),已历时260多年,屡经兵荒战乱,惨遭毁坏。于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又重新修复扩建,离本次再次复修奠基时即2005年4月5日,已有126年的历史。由于年久失修,房屋倒塌,只剩下残墙断壁,一片废墟,昔日辉煌,已面目全非,如不及时加以抢修,则在寿春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古迹中,将会销声匿迹,只能留下一个历史的空白,而我孙氏后裔未能保护好先人遗迹,也是一个深深的遗憾,对待历史,对待先人都是一个不可弥补的失误,因而增强复修宗祠的必要性、紧迫感和要真抓快干是实际上的需要。

3、族人的期盼。用不同方式纪念先祖这是中国人的美德,人们到宗祠祭祀这是诸类中的一种形式,它不同于崇拜偶像的庙宇,也不同奉侍“神仙”的道观,尤其寿州孙氏以前的宗祠,它是一个纪念堂,是一个博物馆,也是一个展览厅,族人每逢祭祀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慎终追远”思乡念祖的族人愈来愈多,不少旅居海外同胞屡屡回国寻根祭祖,一座废墟的祠堂,是适应不了今天的形势,因此海内外族人都纷纷要求和殷切期盼,早日把宗祠修复起来。

(二)续谱

族谱又称家谱,这是同宗共祖的男性血亲集团,以特殊的形式记载本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这次续谱,就我寿州孙氏而言:

1、为了发展传统文化。一个国家诸多资料中,应具备国家有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谱。族谱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内容之一。俗话说,盛世修谱,现在我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处处呈现一派繁荣景象。以前多次想做而没有作成的事情,今逢盛世,我们与其他族人一样,抓紧搞好族谱续修,做到与时俱进,力争为发展我国传统文化,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为了明辩长幼关系。《寿州孙氏支谱》曾在公元1738年、1893年、1909年作过三次续修,最后一次续辑,距今(按2006年算)已有96年。近百近来,虽然社会政治风云变幻,但我家族仍然人丁兴盛,世泽绵衍,支系繁庞,人才辈出,现已有“仰”字行辈(20世、13辈)子孙,离上次支谱有八辈子孙未入谱内。如此下去,会出现有的族人不知道长幼秩序,亲疏脉络体系,更做不到敬祖祭祀和对现有族人有亲情之感。族谱是历史的真实记录,把谱续好了,不仅对国家形势的稳定与建立和谐社会做出补充,同时也是明辩长幼关系,凝聚孙氏家族团结和睦的象征。

3、为了争时间抢资料。由于自然现象,对孙氏族史、支系和相关资料比较熟悉、了解情况较多的族人,不少已陆续去逝或者因年迈体弱从事活动力不从心。年青一代有的在当今商品经济的大潮中,为事业和生机而终日奔忙,难得顾及;有的由于长期无族事活动,家族观念淡薄,突出人的个性化比较浓厚;更有的对族史发展不去了解,对现在续谱也不愿过问,既不登记,也不愿捐资,甚至还讲些不利修谱和增强团结的话。假如再过若干年后,要想续谱就困难了。一个能凝聚家族范畴的传统文化,如不能及时充实、完善,则可能会永远消失。当前就是要趁着既了解族史、又热心续谱而德高望众的一些族人健在,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让他们多提供些宝贵的相关资料是十分重要的,所以现在许多族人都殷切希望,尽早完成续谱辑系工作。

二、怎样修祠续谱

2004年在原安徽省政协三届常委、两淮煤矿指挥部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孙氏十三世孙多晶老人的辛苦奔波积极倡议下,并取得寿县人民政府的支持、县政协的指导,经过寿、凤、淮、合等地的孙氏族人多次开会商讨,决定修祠续谱所需资金,采取族内发动、捐款捐物,同时欢迎至亲好友慷慨赞助。由于各地的共同努力,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族中就涌现了许多积极主动的子弟,解囊捐献,远在异国他乡的族人,也写来了情深意切的支持信,终于族人盼望已久的修祠续谱工作,已于2005年秋相继展开了。

(一)复修宗祠

复修好宗祠是一件大事,不仅是族内人心所向,而且族外人也拭目以待。究竟怎么修,经过召开不同类型会议反复研究,大家一致认为,寿州孙氏宗祠原来是一座古建筑群,这次既要“修旧如旧”,又要修成孙氏的代表性建筑,鼓舞族人的面子工程。为此通过广泛地宣传发动、资金筹集、规划设计、招标定标等一系列筹备工作,计划分两期实施的第一期工程,已在2006年4月5日清明节这天隆重举行了奠基仪式典礼大会,从此一座经过世纪沧桑的古建筑,建成后又会在新的时空中,展现它的新生。为了抓好这项工作确定:

1、要开好奠基大会、扩大宣传影响。奠基典礼大会是在古祠原址上举行的,开会前一天虽下了一场大雨,但在双桥镇、村领导的支持与协助下,有组委会副主任孙以群带领自宏、自康、全套 和年过古稀的自孝等十几个人,连夜冒雨疏通水沟,运石砂铺路、布置会场等,会议照常举行。当天上午会场上鼓乐喧阗、红旗招展,场内外到处都张贴有庆祝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孙家祠堂开工奠基典礼等标语。出席这次大会的有县政府、县政协在职领导,有原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等已离退休而有影响的老领导,有双桥镇负责人和应邀参加的县直十几个局级单位负责人及给我们赞助的多家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在百忙中也莅临大会,给予支持和祝贺。寿州孙氏族人参加典礼大会的有定居在美国、台湾、新疆、内蒙、上海、苏州、合肥、安庆、两淮、凤台、颍上、寿县等地的代表和当地族人3000余人,尤其省、市、寿县电视报刊的新闻媒体都派出精兵强将采访、录像,更为会议增添了光彩。上午9时许,当会议主持人孙以敏宣布典礼大会开始、鸣炮奏乐,会场上立即出现鞭炮、锣鼓声,响彻云宵。接着有原凤台县人大常务副主任孙以明、寿县政协副主席哈余庆、双桥镇党委副书记张祖新 、台湾远望杂志社总编辑孙以苍、现在上海创业的孙自花,五位代表发言前后,掌声一阵高于一阵,最后到孙多晶老人带领进行奠基仪式时,群情激昂,会议气氛达到高峰。这是我们寿州孙氏近百年来第一次大型活动,这是保护县级文物——抢修孙氏宗祠的重大举措,这也是我们孙氏族人“敬终追远”值得庆祝的日子。会议时间虽短,但会场上既热烈,又洋溢着一片升平和谐的气氛。孙氏修祠续谱倡导者和领导人孙多晶老人见此会景,激动地流下幸福的泪水,族内外参加会议者都高度评价、赞扬这次会议开的成功,必将对今后的修祠续谱工作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2、要坚持按图施工,严把工程质量。首期复修宗祠工程,投资近40万元,于2006年4月12日正式开工,这期计划建11间,建筑面积414平方米,其中飨堂5间、246平方米,东西两头的6间书房、168平方米,。要把它建成高质量的建筑物,除按合同把好建筑材料质量、规格外,还必须坚持按图施工,严把工程建筑质量是关键。经研究,专门成立了质量检查监督小组,由孙维轩、孙自乐、孙自宏、孙自康负责。在施工过程中,委员会和监督小组负责人孙维轩、孙以刚、孙以明、孙以敏、孙以辇、孙以安、孙以群、孙自安、孙自乐等在每个环节都到现场检查。重点检查是否严格按图纸施工,严把进材关、严查地基、地梁、圈梁等各个关键环节的质量。工程总负责人孙自强和该工程设计师赵友鹏同志在每个大小环节也都亲临到工地指导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孙自强和赵工程师都表示,一定要把该项目建成榜样工程、标志性工程,好向孙氏族人交待。本期工程在2006年12月份已竣工,这座用现代建材(钢混)和技术建成的仿古工程,经验收,它的质量兑现了孙、赵二人的承诺,将会成为跨多个世纪的宏伟建筑物。

3、要不惜现有资金,实施二期项目。在2006年9月,我们所筹集的资金,实际上不足百万元,除去其他开支,再付掉二期工程款,就会出现支大于收了。没有钱怎么办,是等钱筹齐了再干,还是缩小项目,减少投入。经过反复讨论,大家认为不能等、不能减,时间要抓紧,没钱可以第二次、第三次再筹,一定要按照原来的规模、样式,把宗祠建设好。看法一致后,2006年10月中旬,有孙维轩、孙以刚、孙以敏、孙自乐等并征求孙以锽的意见,在掌握县审计事务所对设计图纸进行价格核算的情况后,与施工总负责人孙自强经过多次磋商,最终以55万元和分四期付款的合同签定了。二期计划建14间,建筑面积464平方米。其中锡祚堂5间192平方米,两头东西书房6间168平方米,,大门3间104平方米。已于2006年11月15日正式开工,如在正常情况下,预计到2007年8、9月份可以竣工,对进材把关和质量监督的办法与一期工程相同。两期工程共建25间,建筑面积878平方米,接着再拉上带碑廊的墙头约200多平方米。不久这座1000多平方米的古建筑群,就会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论规模和雄伟壮观的景象,据了解目前在我省的江北屈指可数。

(二)续好族谱

续谱是一项量大而细致的工作,尤其我们寿州孙氏由于人口多、分布广,情况复杂,要续好任务更加艰巨。经会议研究,在2005年11月就制订了续谱规划并按规划,至今主要抓了四件事:

1、明确方针和范围。这次续谱的主要方针是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先集中后分散,条块结合,因户制宜。范围是根据老谱(节、东、肖宗、枝蕃四系)十大支系全面进行修辑。即节公系:华、芳、蕙、兰;东公系:茂、秀、荣;肖宗系:蓬、荫;明登系:枝蕃。此十大支系的后裔无论现在定居何处均为续修范围,各地都按上述精神实施的。

2、成立续谱编委会。2005年12月,由寿、凤、淮南三地区族人开会成立了续谱编委会,讨论了谱志的总体方案,参会人员又进一步统一了对续谱的认识,分清了职责,研究了方法,并进行了具体分工。确定主编4人,统筹4人,编辑21人,资料档案管理和撰写3人,总成员23人。参加人员后来有变化,实际寿县是孙以刚、孙以辇、孙以安;凤台是孙以明、孙以宽;淮南是孙炳芳、孙自安、孙自良;颍上是孙大刚、孙军、孙多福,11人,加上10大支系14人,即全祥、全瑶、自标、自荣、自爱、自玉、绍方、训方、全密、自文、维轩、以武、以枚、以鼎(以上按10支系先后排列),共25人。各地在实施总体方案中,都根据因地制宜,具体有不同安排。光寿县地区就召开了多次不同规模的会议,主要是抽调人员、落实任务、统一表式和研究在调查登记中遇到的情况和问题等。后来由于分枝系、分地区调查登记的人员安排和进度不一。到2006年5月份,经会议讨论,根据寿县地区族人的居住情况,划分了四个登记片,确定了负责人。即九龙片由孙维轩、孙自标等5人负责,双桥片由孙自孝负责并带5人调查登记,梨树、涧沟、丰庄、正阳片由孙自荣负责,再抽具体人登记,寿春城区片由孙绍方、孙自刚、孙以武等10个人具体负责。片里负责人负责本片的宣传、补收筹款、收发材料、调查登记等,采取下去一把抓,回来再分家的办法,现仍有活动,效果很好。

3、发挥枝系的作用。由于寿州孙氏历来续谱是按分枝进行的,所以叫“支谱”,这样的好处很多,各枝既能缩小调查登记范围,减轻编辑的工作量,又便于族人查找自己名子,善于保存,更重要的是能充分调动各枝系族人登记编篡的积极性。原来就明确分系续谱并在分片调查登记的基础上, 续谱编委会就着重抓了各枝系登记、编序的情况和进度。在2007年春节前后,由修祠续谱委员会,编委负责人孙以刚、委员会副主任、编委负责人孙以安等,又按枝系分别召开了专门会议,再度明确世系或枝系的负责人与登、编任务。分枝系负责人是:①节公系中枝华公由孙全祥、孙全瑶负责;枝芳公由孙自标、孙自良、孙以梓、孙以同、孙自荣负责;枝蕙公由孙自爱、自孙玉(淮南)负责;枝兰公由孙炳芳(淮南)、孙训方、孙绍芳、孙以启、孙以彬、孙以檬、孙自刚、孙晓五、孙传志负责。②东公系由孙全密、孙自文、孙全科负责。③肖宗系由孙维轩、孙以武(淮南施咀)、孙自林(淮南施咀)、孙自孝、孙自乐负责。④明登枝蕃公由孙以枚、孙以鼎、孙自胜、孙自宏、孙全茂负责。在登记、编篡进度上,有的还处在调查登记始期或中间阶段,有的调查登记即将结束,有的已经辑序,预计到年底可以基本结束。

4、奋勇忘自作贡献。续谱与做其他工作一样,没有积极性不行,缺乏知识更不行,在这次续谱活动中,不少族人不顾自己年高体弱终日忙个不停,尤其一些熟悉族谱情况的老人,更老当益壮,踊跃投入到调查登记撰写谱序等行列中来。如家住北山80高龄的孙绍方老人,每天在家忙续8房的谱,并用自家的电话与西安、黑龙江、铜陵等地族人联系,动员他们捐款来修祠续谱。80岁的孙自刚对登记、接谱、续谱十分认真,每天一干就是8-10小时。86岁的孙全瑶不仅为孙氏修祠续谱两次积极捐款2000元,还为本房续谱整天忙碌着,修祠续谱委员会秘书长76岁的孙炳芳,按照规划和谱志专题的要求,花了一年时间,撰写了包括族谱修续资料之一、原谱文献篇、家族溯源篇、宗祠祖茔篇、族中精英篇、逸事传统篇六本。这六本材料的形成需要阅读和了解大量的繁文资料及撰写的难度,我们读后十分佩服,由于他的付出给我们增加了不少族中知识。有的族人为续谱克服多种困难,顽强拼搏,如孙自标去秋在调查登记阶段,白天骑自行车跑几十里到分工的片进行逐户登记,晚上回家忙接、续整理,虽自己读书不多,由于刻苦钻研,懂得族谱知识却不少。这次修祠续谱,在当今的孙氏子孙中很大一部分人都怀着对本族的深情厚意,亲亲之道,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为这百年不遇的大事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不再一一列举。但也确有极少部分族人表现太差,如知情不问,有钱不捐,不愿尽自己的义务和责任等。大家意见,对有钱不愿捐献的族人,只登记不上谱或不登记也不上谱。

(三)主要做法

这次我们寿州孙氏修祠续谱,情况复杂,任务艰巨,为完成这一庞大的系统工程,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1、明确指导思想。修祠续谱与其他工作一样,必须要在中国共产党和当地政府政协的领导下,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八荣八耻”,把热爱祖国、艰苦奋斗、辛勤劳动做为这次的指导思想。以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做为行动准则。坚持实事求是,不搞形式,不搞封建迷信活动,不搞宗族派别,力争在修祠续谱过程中,用当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来充实、完善,赋以新的生命活力,做到既不薄古,也不厚今。

2、成立领导机构。寿州孙氏宗祠的复修和族谱的延续工作,需要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和资金,同时要高质量地完成这些艰巨任务,没有一批精干的、愿意吃苦耐劳做无私奉献的族人出来具体操办,并组成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也是不行的。为此,分别于2004年3月29日、3月31日在寿县、淮南召开了两次座谈会,经反复讨论确定成立修复孙氏宗祠筹备组,组长由孙多晶担任,常务副组长孙以辇,副组长孙康、孙以超、孙以明、孙以梁、孙自霞(女)、孙自成(淮南)孙自庆。成员孙以安、孙以彬、孙自乐。会上除明确五个地区负责人外,还相应的成立了六个办事组织,确定了组长,即文秘宣传组长孙以安、财经管理组长孙康(兼)、工程施工组长孙自乐、续谱修志组长孙炳芳、孙绍方、外联组长孙以梁(未活动)、接待组长孙以彬。2004年7月又规定在原财务管理组的基础上,再加强力量,分两个专业口,即财经管理组长孙康(兼)、财经监督组由孙以明负责。2004年4月19日还印发了《关于修祠续谱资金筹集与管理办法(草案)》。

至2005年10月30日将原修复孙氏宗祠筹备组改组成立《寿州孙氏修祠续谱委员会》,设名誉主任两名:孙多晶、孙绵方(加拿大未活动);正副主任15名(其中常务副主任5名):主任孙以锽、副主任孙以明、孙以敏、孙康、孙自安、孙多淮、孙以超、孙以梁、孙以辇、孙自成(淮南)、孙自东、孙自花、孙自庆、孙自霞(女)、孙全虎。秘书长:孙炳芳,委员46名。闭会期间由常务正副主任孙以锽、孙以明、孙以敏、孙康、孙自安和秘书长孙炳芳6人组成常务领导组负责日常的全面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孙以安,副主任孙以宽、孙自乐。后来随着工作需要,委员会领导成员在逐步扩大并有所调整,按照调整增补的时间先后排列是2006年2月26日公布增补名誉主任一名孙以刚,常委副主任一名:孙大刚(颍上),副主任8名:孙维轩、孙以宽、孙以苍、孙以坚、孙以宏、孙以群、孙自权、孙全球,委员15名。2006年6月13日公布:增补常务副主任一名:孙维轩,副主任两名:孙以安、孙光伟,委员孙自平、孙全祥等。现共有名誉主任3名,正副主任26名,其中常务正副主任7名,秘书长1名,委员61名。

在常务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中,由于特殊情况也有所变化,自2005年底主任孙以锽生病后,临时有孙康、孙维轩、孙以敏、孙以刚都负过责。现在主要是孙以刚、孙以安2人在主持和负责抓全面工作。尤其名誉主任孙以刚也年近80岁,仍坚持每天下午到办公室处理事务。副主任孙以安多年如一日,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续谱办抓修祠续谱和办公室的方方面面工作。在办公室人员中可数孙全祥、孙自标,主办会计洪绍荣,他们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每天都坚持不懈的、任劳任怨地工作和管好帐。上述这些为孙氏修祠续谱鞠躬尽瘁的精神,实在是难能可贵。

3、广泛宣传发动。由于我们寿州孙氏族人众多,居住分散,海外不少国家、地区、国内不少省市县皆有,加上长期族内不活动、不联系,互不知情,这次修祠续谱要使族人都了解,都来参与,宣传发动工作十分重要。为此,参照凤台联络组制订的“宣传提纲”,我们采取了多种宣传形式进行宣传发动:一是开会。2004年以来,多次在寿县、淮南、凤台、淮北等地召开了不同类型的会议,主要是宣传发动和研究修祠续谱工作;二是主动登门。几年来办公室曾多次派人到上海、常熟、固始和省内不少市、县主动作宣传发动和筹资工作;三是印发宣传资料。2004年开始修祠续谱工作时,就曾发过呼吁信、会议纪要、每年春节前发贺年信,平时不定期的印发简报。据不完全统计,印发出去的资料达数千份,目的是作广泛的宣传发动工作和及时通报修祠续谱进展情况等;四是充分利用现代电讯、网络手段。打电话是一种好的宣传办法,既直接又快,委员会和办公室人员平时一旦了解到某孙氏族人居住地或工作单位,都会自觉打电话联系或拜托他人寻找,当祠堂复修工程奠基后,借此机会在县电视台上拉字幕10次,在《新安皖报》上刊登消息,2006年春节前后又在省电视台放映商海百年长达26分钟,凡是能利用的宣传机会和办法,我们都采用了,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4、积极筹集资金。要复修好祠堂续好谱,首先需要的是钱,钱究竟 从那里来呢,孙氏宗祠虽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但由于当地政府财政困难,是无力承担此款的。根据古建筑群的所有者——寿州孙氏族人有修复和保护责任与义务的精神,只有靠在本族内筹集为主,至亲好友赞助为辅。这样:①采取全方位的筹资。凡寿州孙氏族人,包括在农村务农的、在省内外、国内外经营实(企)业的,在国内企、事业单位任职的、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一般工薪阶层及在党政机关任职或离退休族人,特别呼吁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工商业、军政、科技、教育、文化、艺术、自由职业的族人,港、澳、台的族人们,应高举爱国家、爱民族的旗帜,“水源木本”,同心同德,主动地出钱 、出物、出力,为故乡为宗族的事情贡献一分力量。②刻记不同的碑廓。为了激励族人自愿筹资、多集资,除规定凡捐款者都记帐入册外,对捐款200元以上的,按钱数多少,分别刻在不同的碑廓上,以作永久纪念。共分六个标准档次,即捐款200-1000元(不含1000元)刻记在4号碑廊,1000-5000元(不含5000元)入3号碑廊,5000-10000元(不含10000元)入2号碑廊,10000-50000元(不含50000元)入1号碑廊,5万元-10万元(不含10万元)入特号碑廊,10万元以上者单独立碑刻记。至亲好友赞助者另立碑刻,以表感激留念。③划片包干上门筹款。在大力宣传族人自觉捐款的同时,寿县地区根据族人居住的现状又划分四大组,抽20多人直接到族户家中,边宣传、边筹款,边调查摸底,这样既快又不漏户,并结合为续谱登记作准备。对划片以外的地方,能通电话的族人就用电话联系,对不了解情况或有款可筹的地方,办公室就派人到族人家中进行面对面的宣传和筹款等。不管应用哪种方法,只要做了,都有较好的回报。④筹与捐都值得歌颂。在这次筹与捐(要与给)的过程中,我孙氏出现了许多应该歌颂的族人。孙自孝今年74岁,在筹款中他不顾自己高龄,当捐款倡仪书发出后,不论寒冬、暑夏,整天骑着自行车走村串户,抓筹款、送材料、通信息,进行续谱调查登记,不辞劳苦,仅一年多的时间,在农村几十、一百、二百地小额筹款近10万元。不少族人在捐款中认识高、行动快,争做楷模。这次修祠续谱发起和领导人孙多晶老人,2004年4月刚开筹备会时就报名认捐1万元,后来实捐2万元,不包括子女捐的1万元,带了个好头。淮南市大华矿山机械厂负责人孙自成夫妇,在修祠续谱办公室刚成立不久,他们就率先捐2万元,当飨堂(大殿)盖好后,为不影响2007年清明节祭祀先祖之用,又专程到芜湖花去近万元订购捐献铸铁香炉一尊,引起寿县、淮南和外地族人的高度赞扬。不少在外创业的孙氏族人,尤其年轻人原来对族史了解不多,通过这次宣传、沟通,知道家乡孙氏在修祠续谱,都积极行动,慷慨解囊。如在常熟创业的孙自军去年已捐2万元,今春又捐2万元。在上海创业的孙自花2006年春一次就捐款12万元,还打算再捐献。到目前为止,是捐助最多的族人。在家乡从事个人建筑业的孙自权,原打算独资修复宗祠大门,后因经济不宽,但对敬祖心情不减,现已两次捐款共5万元。居住在合肥的孙以梁自己经济本不富裕,也两次捐款共1万元。凤台县虽孙氏人少,但由于联络组扎实的宣传发动,积极筹资,首批就募捐7万余元,其中孙以明、以宽、以宏等各捐3000元,在工薪阶层中还算不少的。在捐款中孙氏的一些姑娘们为“娘家”的修祠续谱不甘落后,纷纷捐款赞助。现居住和工作在淮南的孙自霞、孙全玉各捐1万元,远定居在咸阳的孙以卉、北京的孙以祯,她们不仅分别邮汇5000元和3000元,还经常打电话询问家乡修祠续谱的进展情况,并主动帮助联络其他族人都来关心与支持。到2006年底,看到修祠续谱资金缺口较大,寿县地区在九龙由孙维轩、孙以刚、孙以安等人出面开会又第二次动员捐款、捐物,结果会后行动很好。正由于在今天的孙氏后裔中出现了不少男、女老年、中年、轻年族人,积极行动,解囊相助,不怕困难,不辞劳苦,任劳任怨的做贡献,才有了现在的好局面。

三、宗祠复修后的管理使用

宗祠修复后如何合理使用,规范管理,保持历史风貌的状态下,在新时代里逐步充实它的文化内涵,使它在促进科学研究,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加速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面临要反复探讨的新课题和任重道远的大事。我们认为复修工程完成后:

第一,要立即成立管理委员会或叫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具体的使用计划和管理、保护措施。实行使用与管理相结合,开放与保护相结合,尽量让它发挥出灿烂的光辉。

第二,要搞好布展。这项工作也十分重要,搞得好,既能科学合理地使用这个近千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又能让人们看后受到很大的启发和教育,在学习外地经验的同时,逐步搞好自己的布展。不过这不是一下抓好和一蹴而就的事情,它必须按照我们今后征集到的历史资料、遗物和当代资料、物品的数量不断增加,做相应的调整,实现逐渐科学合理化。

根据老谱记载,原祠堂面积和布展是:《占地面积27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共三进、30间房子,其中一进大门3间、五楹(楹指房屋的柱子),门额上方有“孙氏宗祠”匾额。门前广场,立有二斗旗杆四根;二进“锡祚堂”5间、五楹,东西各有3间。东侧为厨房,西侧为西书房三楹。大门与锡祚堂之间,东西两侧,各有厢房4间五楹;三进“飨堂”5间,就是供奉祖先的神主牌位,举行庙祭的祭祀殿堂。飨堂置有神橱,按“胎穆”(指按辈次排列置)之制,呈放始祖 及七世以上列祖之神主。飨堂东侧为“横经书屋”五楹。 》

参照原宗祠的摆布,现复建的飨堂仍应做呈放列祖牌位、祭祀殿堂不动。锡祚堂可放历代遗像、遗物和当代物品等。二进、三进的12间书房,除留一部分作接待室、小会议室或小型活动场所外,其余都应分别陈列所有的资料等。到底怎样布展为好,要到具体实施时,按当时研究的为准。

第三,要开展活动。据载,在解放前,《每年春2月、秋8月,孙氏族人中各系子女,穿戴整洁,齐聚宗祠,参与祭祀。祭祀人,按支系、尊卑长幼,列队于飨堂前的大广场上,肃穆敬诚,供案上摆放好祭品,届时有司仪高声呼唱祭祀典礼开始,鸣炮奏乐,全场肃静默哀,接着有长者作为主祭人,朗声高诵“祭文”,上香燃烛,而后各支系族长,依次上香3柱,带领全体参祭子孙,行三跪九叩的跪拜礼。祭祀礼毕,进行聚餐》。此时族人欢聚一堂,互致寒喧,交流情感,共议事业,在水源木本的氛围中,洋益着亲亲睦族的和谐气氛,对带有儿童的还给红包。餐后,再到祖茔举行墓祭,行礼如仪》。

我们认为今后也要开展祭祀活动,不活动祠堂盖好后等于虚设,也增加不了孙氏子孙的睦族情感和凝聚力。但活动规模宜小,礼仪应简化,不然会遭到非议,受到负面影响。要活动,可定在每年清明节这天,各枝系派代表参加,祭祀人按长、幼辈分排列,当供案上烧香点烛,司仪人宣布鸣炮奏乐(锣鼓),接着共行三鞠躬礼,尔后有管委员会或立祭人有话就讲,不讲就结束,大家可以自由参观,互相交谈,增加情感。中午不聚餐,对参加的儿童也不发红包。族中不论男、女、老、幼,不分什么时间,只要愿意到宗祠祭祖的都欢迎。每年清明节这天,虽不作统一通知叫族人都去,但希望多去一些族人祭拜,逐步形成自觉行动。这一方面避免清明节这天出现冷清场面,另一方面表明我们孙氏是敬祖睦族、繁荣昌盛的家族。至于对本族人祭祖时筹款赞助箱怎样设,对其他人去参观的怎样购门票,能不能成为旅游景点等,要因具体情况而定。

 

 

 

 

       

 

此材料虽写了第一次草稿,但自己看后很不满意,在主观上讲,写作水平差,丢了多年不写东西了,尤其没有写过这样的材料;客观上讲,我掌握的资料,了解的情况并不多,特别不了解淮南、淮北、凤台、颍上等地的行动情况和全面资料,一举例和表扬都是寿县地区的,让他们知道后会有意见的。虽说我们修祠续谱工作没有结束,这只能算一个阶段性资料,但对他们的工作成绩知道的还应该写上。仅凭目前的简报和自己想像写是不够的。希望大家看后作大量的增、减、修改,可以写第二次、第三次或重写,目的是把它写成一个真实的、全面的、有用的资料,可供族人参考。拜托了!

 

孙以敏           

2007年5月28日      

 

 

 

Copyright © 2009 szsunshi.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寿州孙氏宗祠 孙家鼐纪念馆办公室 版权所有 | 皖ICP备09027334号
联系人:孙方维 孙以安 孙自乐 孙自彪 孙全祥 | 联系电话:0564-4021378 | 手机:15324563880 | 传真:0561-4932122 | 邮箱:1552700565@qq.com | 13305617960@189.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