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
安徽理工大学研究生走进孙家鼐纪念馆,助力家乡教育文化事业
2025年11月17日 | admin
安徽理工大学研究生走进孙家鼐纪念馆,助力家乡教育文化事业


2025年7月4日,安徽理工大学研究生暑期创新研学团踏入寿县古城内的孙家鼐纪念馆,开展了一场沉浸式的淮楚文化传承创新调研考察活动。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学子们穿梭于各个主题展厅,通过丰富史料、珍贵文物和历史图片,全面了解了这位从寿州大地走出的先贤波澜壮阔的一生。

01 帝师风范:孙家鼐的教育遗产

孙家鼐,安徽寿州人,咸丰年间高中状元,后成为同治、光绪两代帝师。

他官至工、刑、户、礼、吏五部尚书,累迁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和武英殿大学士。

孙家鼐一生最大的贡献在于教育领域——1898年,他以吏部尚书兼首任管学大臣,创办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开启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变革之先。

他不仅在北京创办高等学府,还关心家乡教育事业,捐资创办寿州公学,带动子侄在家乡开办新式学堂,使寿州成为近代教育较发达地区。

02 醇良家风:孙氏家族的教育密码

孙家鼐家族人才辈出,其成功与严谨的家风家训密切相关。

孙家鼐的父亲孙崇祖曾任池州教谕,治家极严,书房里挂着一幅对联:“光阴迅速,纵终日读书习字能得几多,恐至老无闻,趁此时埋头用功;事世艰难,即寻常吃饭穿衣谈何容易,惟将勤补拙,免他年仰面求人。”

孙氏家族秉承 《孙氏家训》 ,要求子孙“居家宜戒奢侈,崇勤俭,或耕或读,务正业,以培根本……族中子弟有聪俊者,宜敦品读书以期上达”。

正是这种崇学尚教的家风,成就了孙氏家族“一门三进士,五子四登科”的佳话。

03 研学实践:高校学子的文化传承使命

此次安徽理工大学研究生的孙家鼐纪念馆研学活动,不是一次简单的参观,而是一次深度文化体验。

研学团队通过替换纪念馆中展出的泛黄手稿,近距离感受孙家鼐先生力倡新学、掌教京师大学堂的往事。

这种沉浸式研学,让高校学子们对孙家鼐“学贯古今、心系家国”的卓越风范与“开民智、育英才”的深远教育情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04 未来展望:唤醒孙家族人的文化担当

孙家鼐纪念馆作为国学教育基地,承载着传承地方文化、弘扬优良家风的重要功能。

通过此类研学活动,孙家鼐纪念馆的教育价值得以充分挖掘。

这一基地有望成为连接古今教育的桥梁,激励当代孙氏族人关注和参与家乡教育文化事业。

孙家后人应当继承先祖遗志,积极支持孙家鼐纪念馆的建设与发展,让这座纪念先贤的文化场所发挥更大的教育功能。

安徽理工大学研究生院高旭教授在带队考察时指出,楚文化兼收并蓄、革故鼎新的特质,正是中华文明具有突出包容性的生动体现。

此次研学活动后,团队成员们纷纷表示对淮楚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认识到肩上担负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任。

孙家鼐纪念馆作为国学教育基地,正等待着更多孙氏后人的关注与参与,共同为家乡教育文化事业注入新的活力,让先辈的教育理想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灿烂的光芒。
Copyright © 2009 szsunshi.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寿州孙氏宗祠 孙家鼐纪念馆办公室 版权所有 | 皖ICP备09027334号
联系人: 孙自花 孙李涛 | 联系电话:13701856177 | QQ邮箱: 339950537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