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
聚孙氏宗亲之力,共筑孙家鼐纪念馆的精神家园
2025年11月18日 | admin
聚孙氏宗亲之力,共筑孙家鼐纪念馆的精神家园
 
春和景明,祠堂前的红灯笼映着族人相聚的笑靥;青烟袅袅,祭祖的躬身里藏着血脉相承的温度——这是孙氏家族清明相聚的日常,也是我们与先辈、与彼此的精神联结。而在这份联结的核心,孙家鼐纪念馆正以文化载体的姿态,承载着孙氏家族的荣光与未来。
 
一、一座馆,是家族的“根”与“光”
 
孙家鼐先生作为清代名臣、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的创办者,其“立德树人、兴学强国”的精神,既是孙氏家族的骄傲,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如今落成的孙家鼐纪念馆,不仅是先生生平与思想的展示窗口,更是孙氏家族的精神地标:
 
- 这里藏着我们的“根”:馆中的文献、器物,串联起孙氏家族的文脉传承,让后世子孙清晰看见先辈的足迹;
- 这里照亮我们的“光”:先生“教育救国、实干兴邦”的理念,是当代孙氏族人修身立业的精神指引,更能成为激励年轻一代奋进的榜样。
 
二、聚宗亲之力,让纪念馆“活”起来
 
一座纪念馆的生命力,在于族人的关注与参与:
 
- 做“守护者”:关注纪念馆的运营与维护,参与史料征集、志愿讲解,让先辈的故事被更多人听见;
- 做“传播者”:在家族群、社交平台分享纪念馆动态,邀请各地孙氏宗亲走进馆中,让“孙家鼐精神”成为家族的文化符号;
- 做“继承者”:以先生为榜样,在各自领域勤勉奋进,让家族荣光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当更多孙氏族人以实干践行先辈精神,纪念馆的精神内核才会真正“活”在当下。
 
三、以家族之聚,成社会之暖
 
家族是社会的细胞,孙家鼐纪念馆的发展,不仅是孙氏家族的事,更是文化传承的事:当我们凝聚宗亲力量,把纪念馆打造成“家族文化交流平台”“青少年研学基地”,它便从“家族馆”成为连接社会的文化纽带——既让孙氏精神影响更多人,也让外界看见孙氏家族的凝聚力与责任感。
 
各位孙氏宗亲:祠堂的烟火、族人的笑谈,是我们最温暖的羁绊;而孙家鼐纪念馆,是这份羁绊里最厚重的“精神容器”。让我们一起关注它的成长、参与它的建设,让这座馆成为孙氏家族的“文化灯塔”——既照亮我们的来时路,更指引我们走向更团结、更奋进的未来。
 
Copyright © 2009 szsunshi.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寿州孙氏宗祠 孙家鼐纪念馆办公室 版权所有 | 皖ICP备09027334号
联系人: 孙自花 孙李涛 | 联系电话:13701856177 | QQ邮箱: 339950537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