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阁 肘阁
抬阁是一种综合性的民间文艺活动形式,它集造型、彩扎、杂技、戏剧艺术为一体,熔诗情画意于一炉。因由人抬着表演,故称抬阁。 抬阁于清光绪末年在县城出现。是在肘部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流行于县城、正阳关一带。一般只在大型的灯会和庙会上进行表演。 建国前,抬阁架子是毛竹扎制而成的。人们以抬阁的大小而分为大架和小架两种。均为长方形。大架和小架抬阁的扎制方法是一样的,用八根直径为12厘米粗的毛竹扎制成一个立体长方形的底座,长600厘米,宽200厘米,高70厘米。在这个底座上用四根细一点的毛竹扎成底盘,底盘上用竹子和篾簧扎出假山、庙宇、亭、塔、树木和花草等。扎好后用彩纸裱糊,再配彩色装饰画,然后装上蜡烛灯笼。底盘糊好后,根据阁上场面、故事情节、人物多少,装上肘阁架,人物坐在抱芯子上,身着戏服,做出各类造型和动作。建国后,为了安全起见,抬阁的底座改用木质底座,肘阁架用螺丝固定,其它均同以前。 每一架抬阁需用8—16人抬着表演,抬阁的人身着彩衣,在乐曲的伴奏下缓慢前进,抬阁上的小演员们,根据各自扮演的不同人物、情节,做出不同的造型和动作。抬阁后面紧跟着吹打班,笙、箫、笛、管演奏出各类乐曲。抬阁上面表演的内容大都是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如根据《封神演义》中金光一节,设计的《金光》:金光圣母站在山顶上,手拿排有花灯的花竿,莲花灯上镶有镜子,灯光照在镜子反射出来,金光耀眼,山上亭、塔、庙宇,仙气缭绕,山下苍松、翠柏,使观众心旷神怡。其代表节目有:《金光》、《水漫金山》、《西游记》、《西厢记》、《三打白骨精》、《火焰山》、《观音送子》、《火烧绵山》、《火烧葫芦谷》等。 肘阁是该县民间灯会的又一种独特形式。灯具主要由钢铁打出公芯子和母芯子(卯榫)套合而成,其支柱曲似臂肘,并分为一、二、三棚三种,由一人顶着表演,使灯具高耸空中,名曰肘阁。 在光绪年间,寿县就有了肘阁活动,清末民初在县城和正阳关一带十分盛行。据老人回忆说,民国二十年的庙会上出肘阁就有六十架之多。这时人们还在肘阁的基础上发展了抬阁和穿心阁等相类似的形式。因玩肘阁一类的灯(包括抬阁、穿心阁)耗资较大,故而建国后只有在重大节日才举行这类活动,文化大革命期间这类灯会被视为“四旧”而禁止。1976年以后,随着民间传统文艺的恢复,肘阁也获得了新生,重新走上了街头。在庆祝建国三十五周年的时候,正阳关就有八架肘阁走上街头,使人们一饱眼福。 肘阁架子是用钢铁锻造而成,由铁领衣、辘轳把、抱芯子及挂芯子、坐芯子组合而成。肘阁架了分大架子和小架子两种。大架子有三棚组成(铁领衣、辘轳把、抱芯子、拉芯子、坐芯子_;小架子有一棚或二棚组成(铁领衣、辘轳把、抱芯子和坐芯子)。顶肘阁者,背负铁领衣,铁领衣上装上辘轳把,然后在辘轳把上装上各类芯子,这就形成了肘阁架子。肘阁架子装成后形似一棵桃树,上面扎上红花绿叶。 肘阁的表演难度是很大的。顶肘阁都既要身强体壮,又要能够把握力的重心和力的平衡。在肘阁架上表演的演员,要求年龄小,身体轻,不然压力太大顶肘阁者就受不了。在表演时每一架肘阁一般由8—10人组成。顶肘阁者两人(一人一顶,一人预备替换),肘阁架上的小演员最多不超过4人,其余的人则手持木杈跟在肘阁的周围,以防演员不测。肘阁架上的演员均是四、五岁小孩,他(她)们身着戏,扮演烃剧中的各类人物,小演员在肘阁架子上或站,或仰、或卧,而实际上是坐在芯子上或用布带绑扎在芯子上,然后装一支假腿和假手,假腿和假手随着行进而随意摇摆,显得非常逼真,在肘阁架上演员根据不同剧情,做出各种造型来,如在一棚肘阁上,小演员肩挑水桶,名曰“水泊娘娘震四海”;二棚肘阁上两个小演员分别扮演渔翁和渔翁的女儿,这叫“打渔杀家”;在三棚肘阁上演员在不同的高度分别扮演青蛇、白蛇和许仙,摆出“断桥会”的造型来。在各棚肘阁上经常表演的节目有“打樱桃”、“水泊娘娘震四海”、“孙悟空”、“打渔杀家”、“对花枪”、“断桥会”、“猴打金钱豹”、“待月西厢”、“西游记”、“红楼梦”等。 肘阁是一种独特民间艺术形式,集历史故事、神话传奇于一体,熔戏剧、杂技、舞蹈、彩扎艺术于一炉,可谓寿县民间艺术园地里的一朵奇葩。
花鼓灯
花鼓灯是寿县民间歌舞的一种形式。因主要伴奏乐器为花鼓,故名花鼓灯。 清光绪年间寿县地区已有玩灯闹元宵的风俗。随着人们艺术欣赏水平的提高,花鼓灯艺术靠扭扭唱唱,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1946年在本县瓦埠湖以西地区,开始出现一些花鼓灯班社演出有故事情节的花鼓灯节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这一民间歌舞,在全县发展到了鼎盛时期,男女老少皆能唱会扭,表达人民欢庆解放的喜悦心情。此后原有的花鼓灯艺人大都参加了业余剧团,花鼓灯这一民间歌舞形式又被搬上了舞台,参加上级举办的会、调演,并获演出奖和创作奖,如花鼓灯《治淮小车》、《送郎上堤》、《拾棉花》等节目,均获地区和省的奖励。 花鼓灯,以舞为主,载歌载舞,以伞把子、鼓架子、小丑和兰花(也称腊花)为主,伞把子手持岔伞(形似伞的道具),以岔伞的交换来指挥舞台上的表演;男角称鼓架子,女角称兰花,他们是整个花鼓灯表演中的主要角色。解放前,兰花均由男子扮演,戴上假辫子和彩绸做的珠花,前额扎上头勒子,上穿彩褂,下穿裙子,粉墨登场。小丑虽不是主要角色,但也是不可缺少的角色,在表演过程中他相间的穿插一些笑话、快板和顺口溜之类的语言来逗趣,以活跃演出气氛。 花鼓灯的演出分大花场、小花场两种形式。大花场是一种集体情绪舞,一般由七至十一人表演,演出时由伞把子引兰花和鼓架子等进场,在伞把子的带领下表演各种图形,如:“单篱笆”、“双篱笆”、“蛇退壳”、“分箱”、“篱笆团子”、“相面”、“狗尾圈”、“二龙吐水”等。小花场一般由二至三人表演,演出时鼓架子在锣鼓的伴奏下边舞边上场,舞后口唱花鼓歌,请兰花下楼(即请兰花上场表演),观众谓之请兰花。兰花上场后,两两在锣鼓的伴奏下开始表演。另外,带故事情节的花鼓灯节目,一般是鼓架子、兰花和小丑分别扮演角色,在演出中舞唱,相间穿插道白和数板,使花鼓灯这一民间歌舞趋于花鼓戏的雏形。 花鼓灯表演有空场表演,也有边走边演的,行进表演的形式一般都在城市和集镇大街小巷流动表演。在街上流动演出时,伞把子领头打场子,后面紧跟着鼓架子和兰花,他们边走边手舞足蹈。锣鼓压阵于后,他们所过之外人们燃放鞭炮相迎,清末和民国期间,有些大户商号还在门口设盘,用铜板或大钱摆成字(一般都是一些“春”、“寿”、“吉”、“财”之类的吉利字),让花鼓灯艺人减字拾钱,减一笔画唱一段,按字即兴编唱,唱词中一般都以赞美这家的商品好,有现代话说就是为这家商号作一次活广告。字减完后这些大钱和铜板就作为商号给艺人的赏钱。这一活动,多为伞把子来完成。 花鼓灯和其它民间艺术一样,是人们用来自娱自乐的活动形式,在演出时内容一般比较健康。花鼓灯舞、歌、剧的主要内容多是反映表年男女的爱情生活,表现他们相互爱慕,挑追嬉戏和反对封建礼教的故事、传说等。常演的歌、舞、剧有《团媳妇诉苦》、《懒老婆》、《扑蝶》、《十八里相送》、《游春》、《火烧莲花庵》、《丢手巾》、《对花》等。
明星璀璨话文苑
寿县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汉魏以来,荐辟名贤有二百余人。除汉淮南王刘安偕宾客编撰《淮南子》内外54篇、诸经论集百数十卷、歌赋百余章外,历代著作颇丰。汉代的梅福、召信臣、如训、祝生、谢曼卿也都有著作。宋代吕公著一门六世十进士,数十人为名宦、学者,将“将相三世,辅佐两朝”。吕夷简北宋大臣,有著作200多卷。吕祖谦南宋隆兴进士,亦有词名。他所撰写的《江西诗社宗派图》首先提出“江西诗派”这一诗歌流派的名称,在文学批评史上最有价值的。明代寿春刘凤、赵炯然、张野塘等著作也很多,其中佼佼者,乃著名的戏曲音乐家张野塘。他是昆曲的创始人之一,经他改造后的“弦子”(即三弦)成了伴奏的主乐器。清代文人42人,著作200余,其中最著者有孙家鼐《钦定书经图说》和《续西学大成》各1卷。民国时期,著作蜚声于省城以上者35人,其中最著者有孙多森、黄吉安、高语罕等。孙多森著有《直隶实业汇编》一书。黄吉安一生创作剧本80多个,曲艺本20多个,世称“黄本”。高语罕平生著书很多,其著名的有《白话书信》、《广州记游》、《九死一生记》。 现当代著作家、艺术家,知名者百余人。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孙多慈(女)、金克木、邵荣芬、朱海观、梅岱等。孙多慈民国23年(1934年)以一幅《鲛人弹琴图》显露其艺术才华。民国25年中华书局出版了她的《素描集》,震惊了中外画坛。金克木现是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著作甚多,其著名的是《比较文化论集》;邵荣芬著有《切韵研究》、《中原雅音研究》、《汉语音史讲话》、《语言学论集》和《英语机构》。朱海观主要译著有《苏联文学论文集》(苏·法捷耶夫)、《反和平的阴谋》(英·赖尔派克)、《战争风云》(美·沃克)等十余部。梅岱著有《辩证唯物主义讲座》、《简明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原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等。
楚文化——世界一流文化
春秋时,楚国势力逐渐转向东方扩展。穆王四年(前622年),楚灭六、蓼,后又灭舒入巢,楚文化开始进入江淮地区。庄王时,楚令尹孙叔敖造芍陂(即今安丰塘),加速了此地经济的增长,从而为楚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怀王时(前328-299年),楚已据有两淮地区,楚文化的影响日益扩大、加深。考烈王元年(前262年)此地为春申君黄歇的食邑。在黄歇的积极经营下,建筑、熔铸、农业等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楚徙都寿春,寿春的地位发生了巨变,使寿县很快成为拥有数十万人口的大都会,是楚国后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详情参见百度词条《楚文化》。 |